新聞動態
News
聯系電話
029-33136162
地址: 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秦漢新城秦漢文創大廈16-17樓
傳真:029-33136162
郵編:712000
全國政協委員,陜西建工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總經理張義光:
三招可治欠薪頑疾
發布日期:2018-03-13 08:25:32 撰稿人:匿名 點擊: 13394
近日,全國政協委員、陜西建工集團董事長、黨委書記張義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破解建筑業拖欠農民工工資頑疾,關鍵在于“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,推進建筑市場規范發展”。
長期以來,建筑業在農民工用工數量上僅次于制造業,2017年17.3%的外出農民工選擇從事建筑業。在張義光看來,農民工是我國建筑業的磐石基礎,一個項目從開工到竣工約80%以上的勞動力都是由農民工承擔,但如果農民工辛辛苦苦勞動了一年,到年底卻不能足額拿到工資,不僅對農民工兄弟的傷害是巨大的,長此以往對于建筑業的發展也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。
“干了活就要按時發工資,這是最天經地義的事情,也是作為企業最基本的責任、情懷和擔當?!钡?,為何建筑業頻繁出現欠薪問題?
張義光認為,建筑業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成因復雜,但究其根本,是建筑業農民工用工管理不夠完善,建筑業市場經營秩序不夠規范。
“在建筑業用工管理方面,存在較多難點?!睋埩x光介紹,從建筑業農民工的情況來看,很多人為增加收入時常在多個項目從事不同崗位的工作,或頻繁更換工資更高的項目,人員流動性較強,隨意性較大,往往不愿簽訂勞動合同;在市場化的勞務企業層面,勞務公司良莠摻雜、作業班組參差不齊,管理與保障體系相對薄弱;到了建筑施工企業,往往由于管理層與勞務層分離、對接失衡,已不具備完善的勞務人員管理體制,不能對農民工進行有效管理。
建筑業市場經營秩序的不規范,導致了欠薪問題多發。張義光說,建筑行業履行施工合同時,即使建設單位不拖欠工程款,也僅按約定俗成的80%比例進行付款,這是阻礙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的第一道坎;在施工過程中,因圖紙變更、材料價格、人工費等方面的分歧,使建設單位、施工企業與勞務公司之間工程款結算糾紛頻發,成為妨礙及時發放農民工工資的第二道坎;建設單位資金不到位,施工和勞務公司不得不墊資施工,就有了影響農民工工資支付的第三道坎;施工企業作為農民工的間接使用者,無法有效監督農民工工資支付,如果個別勞務公司法人或班組負責人惡意欠薪,阻擋農民工兄弟拿到工資的第四道坎就出現了。
當談到建筑業如何邁過4道坎,使欠薪不再,讓安心常在?張義光從自身多年工作實踐經驗出發,支出了以下三招:
第一招,繼續強化建筑業監管,確保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。要嚴格審批制度,加強投資審查、概預算管理,明確籌資比率,資金不到位的項目不得開工,從源頭上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。加大勞動監察對勞務企業在勞動合同、工資發放、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日常監督力度,促進勞務企業規范管理。建立誠信機制,明確主體責任,減少過度維權、打擊惡意討薪,避免形成職業討薪者。加大農民工社會保障及救助體系建設力度,制定契合建筑業農民工流動性特征的養老、醫療、工傷、失業、住房等管理辦法,著力解決農民工進城務工的后顧之憂。
第二招,完善專業作業企業體系建設,助力建筑勞務規范化管理。要積極推進建筑勞務用工制度改革,堅持政府引導、行業指導、企業主導的原則,進一步加大在稅收、社保、培訓等方面的政策引導及資金支持力度,通過勞務孵化、培訓、用工三大平臺,整合、優化建筑工人隊伍及專業作業企業,逐漸由低層次的體力型、數量型向高層次的技術型、質量型轉變。培養勞務作業領軍人物,鼓勵與建筑施工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,進而不斷提升專業作業能力。在逐步完善的管理體系下,引導小微勞務企業、建筑工人作業班組向專業作業企業轉型發展,促進專業作業企業成為建筑業的用工主體。
第三招,培育建筑產業工人隊伍,促進農民工向建筑工人轉型。要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,破除不適應建筑工人隊伍建設要求的體制機制障礙,針對建筑業農民工非專業化、職業化的問題,加大財政資金教育、培訓投入,著力解決農民工在招錄、培訓、就業方面的現實問題。探索建立由勞動關系穩定的骨干技術工人班組或獨資、控股的專業作業企業,把經驗豐富、技術精湛的農民工吸納進來,推進建筑工人職業化建設,讓建筑業農民工在身份上向建筑工人轉型。
勞者有其得,力者才有其樂,業者才有其進。在張義光看來,陜西建工集團能發展成為全國建筑業排名前5的企業,很關鍵的一點經驗就是,通過企業關注、關心、關懷農民工的同時,農民工用心、專心、真心去工作,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?!瓣兘瘓F每年為25萬農民工兄弟提供就業崗位,他們不是集團的自有職工,但我們一直把他們當作自有職工看待,他們的工資是高壓線,誰都不能碰,無論業主是否支付了工程款,集團都要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?!睆埩x光說。
- 上一篇:住陜全國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
- 下一篇:以質取勝,實現建筑業由大到強